——县政府“特批”下,千万抵债资产离奇“飞”入空壳公司
本报讯(记者 法律观察组) 一份白纸黑字、签字盖章的建筑抵债协议,价值近3000万的11套底商坐标,竟在县政府“解决遗留问题”的特批下离奇消失,上演了一场“瞒天过海”的资产转移大戏。当施工方手持法律文书历经7年维权,真相浮出水面之际,责任方却试图“掩耳盗铃”,拒不归还被霸占的巨额资产。
精心策划 “瞒天过海”转移抵债资产
2017年,因开发商北京馨空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丰宁分公司无力支付工程款,施工方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鼎烨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与其签订协议:以11套底商(作价2991.6万元)及100个车位(750万元)抵顶3741万余元债务,并明确要求“底商产权需办至鼎烨公司名下”。鼎烨公司随后将部分底商分配给了实际施工人及材料供应商抵付了账务。
然而,协议成了“空谈”。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本应归属鼎烨及其债权人的房产,竟在施工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诡异转移至一家名为丰宁德盈地产的公司名下。德盈公司被举报人直指为开发商用于霸占资产的“空壳公司”。
权力“开道” “特批”突破法定屏障
资产转移的关键是一份2017年9月8日的《县政府批示》。时任丰宁县领导张某在开发商以“急需融资抵押”为由的申请上,明知御龙庄园项目消防、规划验收未完成,仍批示“为尽快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请住建局、国土局予以尽快办理”,强行要求容缺办理《竣工验收备案表》及《不动产登记证》。
此举公然违反《建筑法》第六十一条及《消防法》第九条关于验收合格的强制性规定。讽刺的是,整个小区普通业主至今无法办证,唯独这11套被抵债的核心资产被“特事特办”,其产权证“精准”地飞入了关联方德盈公司囊中,完成了资产霸占的关键一步。
东窗事发 司法蹊跷难追索
当产权被非法转移的真相暴露(东窗事发),开发商与案外人武振平的操作更显可疑。武振平绕开施工方鼎烨,直接与开发商进行私下决算,签订“未完工即付高额利息”的还款协议,此举被质疑是为转移抵债资产披上“合法外衣”。
鼎烨公司就此提起诉讼。然而,维权之路荆棘密布:丰宁法院一审竟认定武振平与开发商的还款协议有效;承德中院虽以“事实不清”发回重审,但重审程序被压案半年,最终判决仅作无关痛痒的调整,维持原认定核心。更令人愤慨的是,法院超标的查封了鼎烨公司价值2000余万的抵顶底商,远超武振平主张的200万欠款,导致实际施工人蔚雪峰、王立军等6人无法处置房产,损失超千万。“辛苦干活换来的抵债房成了别人的,法院查封让我们血本无归!”受害者痛诉。
掩耳盗铃 拒还资产挑战法治
面对铁证如山的侵占事实和实名举报,责任方至今仍在掩耳盗铃,企图拒还霸占的资产。
2024年12月,鼎烨公司项目经理韩宝印向纪委实名举报张某“滥用职权违规办证”,直指其批示“专门针对抵顶房产进行非法产权转移,导致工程款无法追回”。同时,强烈质疑德盈公司与开发商、武振平之间存在“利益勾连”,要求彻查。
核心追问:“瞒、霸、盗”:
1. 瞒天过海如何得逞? 御龙庄园项目严重违反验收规定,如何突破法定程序办下产权?张某的批示是否构成滥用职权,为资产转移“开绿灯”?
2. 霸占资产谁是主谋? 空壳公司德盈如何“合法”取得抵债房产?是否存在开发商精心策划的虚假交易与资产转移?
3. 司法不公谁在掩护? 法院审理为何压案?超标的查封依据何在?是否存在人为干扰阻碍正义实现?
4. 掩耳盗铃何时休? 面对侵占事实和实名举报,责任方何时停止抵赖,依法归还被霸占的千万资产?
这场持续7年的纠纷,已远超普通经济纠纷,成为检验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试金石。受害者的诉求简单而沉重:“停止‘掩耳盗铃’,把本属于我们的产权和血汗钱,还回来!”法治社会不容权力滥用凌驾程序正义,本报将持续关注纪委调查进展。
(注:本文依据当事人提供的协议、批示文件、法院文书等材料整理,相关事实待官方调查核实。)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K50ERFV2055624VZ.html
